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22, Issue 5, 47(2024)

Constructing the CIPP Experiment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RIZ Innovation Methods

Xiaoling CUI*, Huixia FENG, Deyi ZHANG, and Peng WANG
Author Affiliations
  • School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 show less
    Figures & Tables(2)
    • Table 1. [in Chinese]

      View table
      View in Article

      Table 1. [in Chinese]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背景评价 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定位合理,增强学生利用化学实验方法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明确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补充、递进或延伸;课程培养计划设置合理,课程大纲和培养目标一致
      体系架构实验项目能涵盖本课程基本内容,实验项目顺序、学时、任务量设置合理
      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比重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化学原理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效支撑毕业要求
      实验项目与工程技术问题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输入评价 实验要素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合理,核心骨干稳定、科研实力强、教学技术水平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
      实验室管理规范,具有完善的制度制定、执行和更新机制
      教学条件有专项经费用于实验室基地建设、设备更新与维护、创新实验项目建设等,投入合理,产出有效
      配备相应的校外实践基地、仿真实验软件和其他辅助实验教学设施
      计划安排有专门的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并开放创新法融入物理化学实验的线上资源,可实施混合式实验教学
      实现分时、分段、分内容安排实验进程,并进行有效管理。节省实验时间,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预习、操作、结果、报告和实验心得分段进行成绩评分与评价
      建立实验过程评价数学模型,优化各过程评价比例权重。有详细、合理并公正的评分量规标准
      教学管理预习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可行性。报告总结既要分析实验结果,也要总结得失经验,提出改进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创新能力培养在各实验过程进行赋值,优化数学模型使赋值合理
      教学能力教师讲解清楚、指导规范,注重安全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对实验项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采用多元化评量方式,全面评价实验教学质量
      成果评价 教学效果课程目标达成完全支撑各专业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培养学生对毕业要求所应具备的能力,实现课程80%以上目标达成度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调研、设计、实施、归纳”的正确研究思路,并能开展研究
      实验操作技能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掌握实验相关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可以进行迁移应用,夯实专业知识,并培养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工程实践因素的意识
      培养学生能使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开创灵感思维,激发创新欲望,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增强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终身学习
      教学成果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层次和模块化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并持续改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以赛促教”,学生和教师参加竞赛,检验实验教学效果,并推广教学成果,推动省级、国家级实验课程教学基地建设
    Tools

    Get Citation

    Copy Citation Text

    Xiaoling CUI, Huixia FENG, Deyi ZHANG, Peng WANG. Constructing the CIPP Experiment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RIZ Innovation Methods[J]. 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22(5): 47

    Download Citation

    EndNote(RIS)BibTexPlain Text
    Save article for my favorites
    Paper Information

    Category:

    Received: Nov. 17, 2023

    Accepted: --

    Published Online: Dec. 13, 2024

    The Author Email: Xiaoling CUI (xlcuilw@163.com)

    DOI:10.12179/1672-4550.20230540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