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卫标,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空间激光器和空间激光雷达遥感机理、核心技术和工程研究,是我国该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作为空天激光领域首席专家和总师,带领团队研制国际首套星载二氧化碳和气溶胶联合探测激光雷达,我国首台无人机载激光测风系统、首套机载陆海激光测绘系统、首台月球星载激光高度计、首台地球测绘星载激光高度计等激光载荷高性能激光器,为我国探月工程、载人航天、高分专项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国家重大工程做出重要贡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次、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和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发表SCI论文17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80多项,出版专著2本。
![]()
华灯鑫,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主任,《光学学报》与《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副主编,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及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的负责人。主要从事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国家基金的重大、重点及面上项目6项、973计划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项、省部级重点及国防预研等20余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科技奖及技术发明奖各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 项。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中国侨联的中国侨界贡献奖 (创新人才) 奖等称号。
![]()
吴松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崂山实验室海洋科学卫星激光雷达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大气海洋激光探测技术与遥感研究。研制了直接探测多普勒激光雷达、脉冲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全天时夫琅和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可变视场多波长偏振海洋激光雷达等多种系统,发展了大气动力学三维风场湍流与海洋光学参数剖面反演方法,在航空航天遥感、气象、环境、风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欧洲空间局Aeolus卫星印证项目PI,德国宇航中心Senior Scientist,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海洋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与EI收录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国际、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
刘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大气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大气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及应用,主持研制过国内多套首台激光雷达系统,并应用到了气象、环保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院先导专项、STS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用航天和大装置预研等项目和课题,发表文章150多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4项。国际激光大气探测协会 (ICLAS) 中国委员,SKYNET国际委员会中国委员,安徽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荣获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合肥市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代表人物等称号。